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新闻  »  《疯狂动物城2》明星配音争议,为何愈演愈烈?  »   返回上一页

《疯狂动物城2》明星配音争议,为何愈演愈烈? -

随着《疯狂动物城2》上映日期不断临近,围绕中文配音的争议也愈演愈烈,大有“树欲静而风不止”之势。

11月19日,“演戏自己不配音 却给动画配音”登上微博热搜,意味着观众对于“跨界摘桃”的演员不满情绪正在进一步发酵。在抖音上,一段对比《疯狂动物城2》首映现场主角、配角配音“现场亮嗓”的视频,短时间内收获15万点赞,成了首映礼最“出圈”的话题点。


作为观众翘首以盼9年之久的爆款续作,《疯狂动物城2》的市场热度和观众期待值可想而知。在猫眼电影上,《疯狂动物城2》的想看数已经突破200万,晋升为引进电影TOP 1。11月17日开启预售之后,观众的助攻势头丝毫不减,目前预售票房已过8000万,有望在上映之前突破2亿,超越《鬼灭之刃:无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窝座再袭》刚刚刷新的中国进口动画预售纪录。

尽管《疯狂动物城2》票房前景大好,但“明星配音”风波还是投下了一片难以忽视的阴影。可以想见,在电影正式上映之后,围绕中文配音的种种争议或许将更加“血雨腥风”,很难不影响动画口碑与路人观感。《疯狂动物城2》因中文配音深陷舆论漩涡,也为希望借助星光加持、流量助阵的动画行业,敲下了一记警钟。


从月初发酵至今

《疯狂动物城2》陷明星配音风波

《疯狂动物城2》的配音争议并非突然爆发,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步升温的过程,从月初持续发酵至今,从动画粉丝圈层扩展到大众视野。11月初,配音演员张震在社交媒体被问及是否参与《疯狂动物城》配音时,他表示自己暂未收到邀请。这一回应在粉丝群体中引发担忧,他们担心经典角色的声音可能会被明星取代。

与此同时,网上开始流传“王安宇、金晨将加盟配音”的消息,似乎进一步“坐实”了观众的担忧,这种情绪在《疯狂动物城》的忠实粉丝中迅速蔓延,尤其是那些对第一部国语配音版评价极高的老观众。

随后,官方正式公布中文版配音阵容,确认主要角色如兔朱迪和狐尼克仍由第一部的专业配音演员季冠霖和张震饰演,而新角色则基本都由明星担纲——大鹏配音“蛇盖瑞”、费翔配音“马飞扬”、金晨配音“狸宝”、王安宇配音“宝伯特”。


这一回应看似给焦虑不安的粉丝吃了一颗“定心丸”,却没想到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争议。很多网友纷纷表达了质疑,认为“明星是在挤压专业配音演员的生存空间”,甚至觉得这是一种“既要又要”。另一方面,也有人从市场角度表示理解,认为“老角色用原版配音稳住基本盘,新角色用明星吸引关注”虽非必需但可接受,并指出观众可以选择观看原声版来规避争议。

而《疯狂动物城2》围绕“星光熠熠”中文配音阵容的宣发策略,则更是为这场舆论风波“火上浇油”。有网友发现,在《疯狂动物城2》国内的宣传海报上,大鹏、王安宇、金晨等配音演员占据了C位,而动画角色们反而沦为陪衬。更让动画粉丝们意难平的是,在某购票平台上,电子票根将明星写真设为“稀有款”,而动画角色只是“普通款”。


电影宣发中的“喧宾夺主”,进一步激发了动画粉丝们的逆反心理,反对的声浪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一步步滚动壮大,甚至攻陷了@迪士尼电影 的抖音评论区。

片方不可能对此次来势汹汹的舆情视而不见——《疯狂动物城2》至今仍未放出正式的中文配音预告片,这与之前的宣发节奏相比显得颇不寻常。不仅如此,开启预售的场次也基本上以原版为主,很显然是为了尽量淡化中文配音版的“存在感”。

目前片方似乎陷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不愿意放弃明星阵容的流量效应,一方面又要安抚动画粉丝群体的情绪。可以想见,动画上映之后这种“刀尖行走”的难度也将越来越高。


三次元明星“搭车”二次元动画

正引发观众集体逆反

动画电影邀请影视明星为角色配音,早已成为了业内一种常规操作,为何《疯狂动物城2》中文配音的争议如此激烈且久久不息?从“能不能把录音棚还给配音演员?”“演戏自己不配音 却老爱给动画配音”等高赞评论来看,观众对于这种业界“潜规则”的抵触情绪由来已久,只不过这一次终于迎来了集中爆发。

据中新网的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今的20年里,已有超40部中国内地上映的动画电影邀请超90位明星跨界献声,涵盖王一博、王俊凯、刘亦菲、赵丽颖、蒋欣、雷佳音、郭京飞、陈佩斯等老中青艺人。


邀请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进行中文配音,已成为片方默认的营销核心策略。尤其是对于没有强IP基础的动画作品而言,明星配音更是成为快速提升市场认知度和关注度的有效手段。今年端午档上映的国产动画《时间之子》,就凭借黄渤、王俊凯等一线明星的豪华配音阵容实现破圈,最终拿下了近2亿票房。明星与角色之间的超高的适配度,也成功动员了粉丝群体集体出动买票支持,同时吸引了不少路人观众进场。

然而,对于自带热度和粉丝基础的国民级动画IP而言,侧重宣传明星配音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近年来,明星为动画电影配音引发的争议屡见不鲜,多部知名动画的中文配音版因明星声线与角色不符或演绎不佳,遭遇口碑反噬。

《千与千寻》中文配音版中,周冬雨为女主角“千寻”的配音,被许多观众批评为“像在捏着嗓子说话”,井柏然配音的“白龙”,也因成熟的男性声线被认为与角色应有的少年感不符,缺乏代入感。不仅如此,明星声音的高辨识度也很容易让观众“一秒出戏”,如《功夫熊猫4》中杨幂配音狐狸小真,就被评价“很洗脑,但下次别配了”。

对于《疯狂动物城2》这样的续集作品而言,观众对于第一部配音更是早已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在观众的心目中,原版配音也早已和角色融为一体。这些粉丝对IP有着极高的忠诚度,对任何可能的变动都格外敏感。当续集宣布引入明星配音新角色时,粉丝自然担心会破坏前作建立的沉浸感和情感联结。这或许是为何《疯狂动物城2》的中文配音风波比以往的动画都更为猛烈的原因。


《疯狂动物城2》配音风波的“树欲静而风不止”,也源于经济下行期公众对于“明星挤压专业从业者生存空间”的不满。核心矛盾在于娱乐圈资源分配不公——明星凭借流量轻易获取机会,而专业配音演员长期面临机会匮乏。正如一位观众所言:“明星一部的片酬就顶得上配音老师100部的收入,为什么还要来抢行?”

不仅如此,当年轻观众对于动画电影的热情日渐高涨,对于真人电影的兴趣日渐缺缺,自然越来越看不惯片方“拿三次元明星宣传二次元动画”。当片方将明星的市场号召力置于角色适配度之上时,观众能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功利性,认为这并非出于对作品本身的尊重,而是一种简单的流量收割。这与他们因为热爱故事和角色本身而支持动画电影的初衷背道而驰。


告别唯流量论”

珍视IP与观众的情感纽带

可以想见,经过此次《疯狂动物城2》明星配音风波之后,业内以后的类似操作一定会更为谨慎,也会将“二次元三次元有壁”牢记心间。不过,如果因此就完全放弃明星配音所能带来的正面效应,则多少会显得有些因噎废食。

实际上,迪士尼在全球范围内采用明星为动画配音有着悠久的传统,是一项深思熟虑的商业与本地化策略,在吸引更广泛的家庭观众,包括低龄观众方面效果显著。

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1992年的《阿拉丁》,罗宾·威廉姆斯为神灯精灵的配音大获成功,影片在全球取得了超过5亿美元的票房,此后这便成为迪士尼的常规操作。例如,《风中奇缘》邀请了梅尔·吉布森配音,《玩具总动员》系列中的胡迪一直都由汤姆·汉克斯配音。《疯狂动物城》日文版中,角色则由知名演员上户彩和歌手山田凉介等明星演绎。


从《疯狂动物城2》外版的配音阵容,也可以看出迪士尼选择明星时的良苦用心:原版的配音明星基本上都是家喻户晓的国民级演员,而日版配音明星则在年轻群体中有很高的认可度,相比之下,中文版的配音阵容则略显尴尬,无论在大众层面还是年轻圈层,号召力都比较有限,加之其专业表现备受质疑,引发争议也就不足为奇了。

《疯狂动物城2》这场由中文配音引发的舆论风波,无疑为迪士尼乃至整个动画行业上了一课。观众的强烈反应,折射出的不仅是选角争议,更是行业长期忽视的深层命题——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如何真正尊重作品与观众。

首先,是要告别“唯流量论”的单一标准。片方需要清醒认识到,动画配音的本质是声音表演艺术,选角的第一准则应是“声线贴合角色”,而非“自带流量”。《疯狂动物城2》对此并非没有考量——保留兔朱迪和狐尼克的原版专业配音演员,仅将新角色交由明星诠释。这一策略本具有合理性,可惜最终仍败给了执行层面的偏差:明星与角色的契合度不足,加之宣发过程中对明星效应的过度倾斜,使得这一平衡术并未奏效。

其次,片方必须珍视IP与观众建立的情感纽带。对于陪伴观众走过九年时光的《疯狂动物城》,其核心资产是鲜活的角色和动人的故事,而非任何明星的加持。IP的长期生命力,根植于这份信任,一旦透支,难以重建。

当然,明星配音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如何在专业要求和明星影响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陈佩斯在《爱宠大机密》中为兔子小白配音,他以独特且富有张力的声线变化,将兔子小白的活泼、机灵与神经质等多重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使其成为影片中的一大亮点,专业配音技巧的加持之下,真正做到了自身特色与角色完美融合。

随着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不断成熟,观众对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影行业的宣发手段也要跟上观众成长的速度,真正从专业用心来征服观众,而不是去走“搭车流量”的市场捷径。


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