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抗战微短剧《龙门茶馆》讲述川人热血故事 -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而在另一端,一部名为《龙门茶馆》的微短剧,正以另一种方式叩击人心——虽未展示宏大战场,只以四川一方茶馆为镜,照见千万普通川人如何于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川人从未负国”这六个字,因此有了体温、茶香和热血。
《龙门茶馆》剧照 图据片方
《龙门茶馆》作为四川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别策划项目,是国内首部以微短剧形态呈现大后方平民抗战故事的献礼作品。该剧由四川省广电局牵头指导,自推出以来,不仅获官方推荐,更在民间尤其是年轻观众中引发强烈共鸣。
该剧将叙事空间浓缩于一间名叫“龙门”的茶馆中。这里汇聚了来自宜宾、泸州、自贡等地的茶客,有前线归来的伤兵、有运送物资的车夫、有支援征粮的妇女、也有暗中传递情报的学生。正如导演在创作手记中提到的:“我们不想做宏大叙事,只想让每一个角色都‘从泥土里长出来’。”
正是这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坚韧奉献,真实再现了抗战大后方的民间图景——340万川军出川御敌,而千万四川百姓也在后方扛起了家国重担。送盐的车队日夜兼程、支援前线的粮草从未断绝,正如剧中所说:“我们沏的是茶,扛的是山河。”
该剧每集仅2分钟的时长,却真正做到“以小见大”。有网友评论:“短小精悍,适合现代人节奏,却丝毫不影响感动直达心底。” 另一条高赞评论写道:“没有刻意煽情,却让我哭得不能自已——我想起了我太爷爷,他也是出川队伍中的一员,再没回来。”
这样的观众反馈并非个例。评论区已成为情感共鸣的汇集地:“川人从未负国,这句话今天听起来依然滚烫。”“市井烟火气与家国情怀的结合,居然这么震撼”。
《龙门茶馆》不仅是一部抗战剧,更是一部“川人精神志”。剧中融入了川话对白、茶文化、民俗情节,地域色彩浓郁却不显隔阂。有观众表示:“看完不仅想起先辈,也更懂四川为何是四川。”
在唐少宇导演看来,这部剧的核心诉求是“让历史被看见,让平凡被铭记”,“我们试图通过一家茶馆,连接一个时代的血与泪、坚韧与温暖。这不是教科书式的历史重现,而是一场基于真实背景的情感回溯。”